植 保 情 况
第23期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2017年9月22日
当前,随着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大多数玉米病虫进入为害末期,但玉米锈病等少数病虫仍为害上升;花生、棉花病害发生普遍;烟粉虱在蔬菜、棉花田普遍发生;各地对蝗虫适生区进行了全面普查,消除了成灾隐患;各地植保机构要继续抓好病虫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发展趋势,科学指导防控,切实保障生产安全。
病虫发生动态
四代棉铃虫。各地卵量不断上升。滨州,定点调查,全市平均百株卵量4粒,百株累计卵量60.8粒,最高百株累计卵量134粒。济南,系统调查,截止9月18日,章丘百株累计卵量为277粒,商河,百株有卵196粒;大田普查,章丘,百株有卵30粒;平阴百株有虫3头,最高11头。
三代玉米螟。全省普遍发生,鲁北、鲁中地区发生较重。其中,滨州,全市平均被害株率23.8%。市站最高,被害株率48%;沾化最低,被害株率11.3%;惠民、无棣被害株率分别为24%、12%。泰安,宁阳平均被害株率6%,最高20%。
玉米其他病虫。锈病:菏泽,感病品种逐步显症,但对产量影响不大,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泰安,新泰发生面积10万亩,发病田病株率15%,平均病叶率50%,个别地块病叶率100%。淄博,病叶率10%-20%,高的可达30%以上,发生面积5万亩。褐斑病:泰安,宁阳、新泰发生面积15万亩,平均被害株率5%,最高被害株率20%。
棉花其他病虫。棉盲蝽:鲁西南、鲁北、鲁中部分棉区发生较重。滨州,发生面积73.5万亩,防治面积73.5万亩,发生程度1级;全市平均破叶株率29.6%,最高42%,百株见虫4头;博兴最低,破叶株率23%;沾化破叶株率23.8%。济南,章丘一般百株有虫3头。烟粉虱:济南,商河,防治后一般单株有虫5-8头。滨州,全市平均单株有虫78头,邹平、市站、惠民单株有虫分别为150头、76头、57头。泰安,平均三叶有虫30头。
水稻病虫。纹枯病:济南,已停发,原发病株有零星死亡。条纹叶枯病:济南,已停发,原发病株有零星死亡。
工作开展情况
9月18日-20日,省站分别就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当前的植物疫情形势和全国农业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企业版)等在威海和济宁邹城举办了2期农业植物种苗检疫管理培训班, 来自各有关市植保(植检)站和全省200余家种苗生产经营单位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9月15日,鲁西南农业物联网远程智能检测技术应用现场验收及观摩会在汶上县召开,来自济宁、菏泽等地的40余名植保专家进行了现场观摩。专家验收组听取了县农业局关于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对次邱镇温口方田、汶上县棉花原种场、苑庄镇道立种植合作社三处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以及农业大厦的县级运行管理中心控制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与验收。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测技术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菏泽市重点对黄河滩区、黄河故道、煤炭塌陷区等蝗虫适生环境迅即开展拉网普查,并对堤坝、水渠等特殊环境进行调查。截至9月18日,共组织出动500余人次,拉网普查面积5000亩,涉及乡镇34个,代表面积180万亩。调查发现,蝗虫适生环境扩大,主要表现在巨野、郓城煤炭塌陷区面积逐年扩大,应纳入今后监测重点。同时,鄄城等滩区嫩滩时有波动,需要重点监测。总体调查看,蝗虫密度不大,滩区亩残蝗密度一般在10头左右,均未达到危害作物程度。其它县区特殊环境未见飞蝗危害,土蝗有一定发生,密度一般每平米1头以下。
近日,滨州市各县、区对蝗虫普查工作非常重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调查,对各辖区内蝗区、河滩、撂荒地等宜蝗发生地进行了普查,初步统计共出动200余人次,对全市26个小蝗区进行了调查,普查面积5万亩以上,总体发生较轻,一般密度在每平方米0.2头以下,最高密度每平方米0.5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