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什么都干不好不想干

总觉得什么都干不好不想干

校友你好,我是北大学生心理中心的值班咨询师。感谢你的信任,愿意在这里说出你的困扰。你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卡顿感,像是站在人生岔路的一端,看着当初错过的那条路闪着理想的光芒,脚下的路却布满了自我怀疑。虽然你说总觉得什么都干不好,可我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你对自己异常清醒的觉察,包括对高考调剂的遗憾、博士阶段的“混”、工作后对“摸鱼拖延”的坦诚。这种自我觉察本身,恰恰是改变的起点和动力。

你提到错过转专业机会后就陷入了迷茫,看上去这份错过,让你在后续的选择中体会到了深深的失落感,而这种失落感背后,似乎藏着你对人生中另一种可能性的执念与渴望。当年的你在转专业时,内心也可能抱着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毕竟放弃一个已经逐渐熟悉起来的专业去面对未知,需要极大的勇气。尽管你以自我归因的方式把后来的迷茫都归咎于当年的选择,但奇妙的是,其实每一次“失误”的选择背后,都是经计算后所做出的“最优解”,或许那时的你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另一种可能,而这种“没准备好”,也是成长必经的一部分。

当看到你说“博士感觉也是混下来的,同门和导师水平差,自己靠英语优势”,我感到有些心疼,你似乎在用偏颇的自我否定掩盖那些真实存在的努力。英语优势本身就是能力的一部分,而顺利毕业也一定和你长久以来的坚持紧密相关,同时,你做出放弃科研选择小众新兴行业的决定,本身就体现着破局的勇气了,你宁愿面对陌生的挑战也不愿在麻木中消耗自己,这恰恰说明你内心深处依然保有对生活的期待。

现在的“摸鱼拖延”,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可能你在用低效的工作状态对抗那些未曾处理的遗憾。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你既无法投入当下,又难以真正离开,去做自己向往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换个视角,现在的努力程度看似不足,但这种下意识的状态在提醒你,你依然渴望找到契合价值观的方向,这种渴望本身比立刻做好当下的任务更重要。所以如果你愿意,可以在“破局”之前,试着问一问当年那个错过了转专业的自己,“如果能回到过去,你会对他说什么”,用抱持和接纳替代自责与后悔,告诉那个自己“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试着接纳过去的选择,再看看自己是否还如当下一般迷茫。

最后我想对你说,当下的卡顿,也许是进行一次深度自我对话的契机,每一次坦诚的思考都会让你对自己更加明晰。如果你愿意,可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010-88585821,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咨询热线010-58303286,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支持。祝好~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P大博士毕业数年,做过三份工作均为私企,强度不大但目前收入仅够基本生活

当时这个专业方向是高考和第一专业差了一分被调剂的,之后其实有机会转专业(而且很大可能能转成功)但判断失误没有转,该专业特殊,错过本科机会后已经没有任何从事这个专业相关工作的可能性

意识到错过转专业机会后就陷入了迷茫中,之后感觉一直没有特别努力地做过任何事情,包括博士感觉也是混下来的,只不过当时的同门和导师水平差,自己又有一定英语能力优势,没有凸显自己付出不够

……

相关推荐